废水总磷的超标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,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1. 主要来源:生产生活过程中随意排放的污水、化肥、有机磷农药及近代洗涤剂所用的磷酸盐增洁剂等,这些物质最终流入河流湖泊,导致总磷含量超标。
2. 处理过程中的问题:
- 在总磷处理过程中,若排泥不畅或沉淀效果不理想,可能导致磷释放,从而引发总磷超标。
- 好氧段的聚磷菌如果不能大量摄取溶解性磷,或者排泥不畅、沉淀效果不理想,也会影响总磷的超标情况。
3. 化学镀镍等工艺:在化学镀镍等工艺中,常用的还原剂如次磷酸钠可能导致废水中的次亚磷超标。
4. 设备或管道损坏:废水处理系统设备或管道的损坏,如漏水或损坏的管道,可能使未处理的废水进入处理过程,导致总磷超标。
5. 处理工艺效果不佳:废水处理工艺中的每个步骤都可能出现效果不佳的情况,从而导致过多的磷被排出。
6. 预处理效果不佳:废水的预处理环节如果效果不佳,未能有效去除较大的污染物,这些污染物可能在后续处理过程中释放更多的磷。
7. 废水的化学成分:废水的化学成分,如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盐等,可能增加废水中的总磷含量。
8. 管理不当:废水处理系统的管理不当,如过度进水或处理时间不足等,也可能导致总磷超标。
废水总磷的超标处理方法? 针对废水总磷的超标问题,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:
1. 调整工艺:通过调节微生物营养比例、DO值、污泥浓度等因素,调整生化处理效果,提高生化去除率。建议厌氧池的溶解氧控制在0.2mg/L以下,并在污泥浓缩池及时脱泥、排泥,避免污泥停放时间过长导致的反硝化。
2. 借助化学药剂除磷:
- 澄清池改为吸附池,投加活性炭等吸附剂,通过吸附、分离污水中的磷,达到去除效果。但此方法成本较高。
- 投加除磷药剂(成本较低),污水磷在经过生化后,一般都以正磷酸盐形态存在,除磷药剂对于总磷超标的处理可以起到比较理想的效果。
3. 其他方法:
- 离子交换法:利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总磷。
- 生物法:利用活性污泥或简单的生物菌种降低磷含量。
- 吸附法:利用多孔隙物质作为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。
- 膜分离方法:通过选择性渗透、萃取、吸附等过程,降低磷含量。
- 化学沉淀法:投加弱水无极的除磷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生成难溶沉淀物,分离磷并去除。
综上所述,针对废水总磷的超标问题,需要综合考虑其来源和影响因素,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解决。